近年来,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在加剧,尤其是在资源领域,关键矿产成为了焦点,尤其是那些在军工生产线背后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的矿物。戈维尼,美国的一家国防数据分析公司,最近发布的报告触动了问题的核心。他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出,美国国防部的武器系统中,超过8万个零件都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矿产资源。
这些矿产包括锑、镓、锗、钨和碲等,它们被应用在从导弹头到卫星部件的多个领域。报告一出,五角大楼的官员肯定会头疼一阵,因为自2023年开始,中国逐步收紧出口管制,到2024年底直接禁止对美出口。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博弈,更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底线。
从这点上看,报告揭示了美国军工供应链的脆弱性,依赖程度之高令人震惊。戈维尼的分析并非空穴来风,他们的平台扫描了大量的采购数据,得出的结论是:中国企业在美国一级供应商中占据了9.3%的市场占有率,这些供应商直接参与到国防项目中,假如没有这些供应商,生产线将面临停滞。
中国对这些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逐步加码。早在2023年7月,商务部就发布了公告,首先把镓和锗列为管制对象。这两种元素是半导体和光电设备的核心,大范围的应用于美国军工中,尤其是在夜视仪和激光制导系统等关键设备中。公告发布后,这些矿产的出口开始实行许可制,要求审查最终用途,迫使美国公司可以提供一堆证明材料,表明这些矿产不用于军工项目,但审批过程繁琐,很多订单因此搁浅。
到了2024年2月,管制的范围扩展到了钨和碲,钨用于合金钢,碲则被用于电池和太阳能板,这些都与军用飞机和导弹息息相关。海关数据清楚显示,出口量迅速下降,美国的进口商眼看着库存告急。
接着在2024年9月,锑也被列入管制名单。锑是制造阻燃剂和弹药填充物的重要原料,中国占全球56%的产量,一旦禁令发布,国际市场的价格暴涨了200%。戈维尼的报告清楚表明,锑的管制让美国国防供应链的中断率高达97%。
最具震撼性的举措发生在2024年12月3日,商务部第46号公告正式对外发布,全面禁止镓、锗、锑以及超硬材料的对美出口。这个公告的发布可以说是给前面的许可制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,直接升级为全面封堵。国际媒体如路透社和CSIS也迅速跟进报道,认为这波措施针对的是双重用途物品,既可民用又可军用,完全封锁了这些关键资源。
美国海关的数据进一步证实,2024年初至今,德国对美出口的镓几乎为零,锑更是绝对没了。为什么中国要采取这样的措施?原因很简单,美国对中国的加关税,中国则用资源这张牌进行回击。结果,美国企业的成本至少翻了五倍,某些稀土元素的报价甚至飙升到了正常价格的60倍。这可不是小事,全球供应链也因此受到了很大震动,因为中国控制着全球94%的镓、83%的锗,短期内,美国无法绕过这一现实。
这系列的出口管制加码,让美国军工的脆弱性暴露无遗。戈维尼的首席执行官多尔蒂公开表示,美国的科学技术实力确实强大,但其供应链脆弱得像玻璃,一碰就碎。报告中有一张图表,显示出中国在九大国防领域中的主体地位:导弹防御领域依赖中国的资源比例为11.1%,核能领域为7.8%,航空、海事、C4I系统等领域大约为9%左右。
报告还指出,中国供应商在核领域的份额增长了45%,达到了534家,远超于了加拿大和英国等盟友。在这一些数据的背后,意味着美国军队的许多关键资源都掌握在中国的手中。
CSIS的分析表明,管制的实施使得美国的78%武器系统面临无法正常运行的风险。总计1,900多个武器系统中的80,000多零件都受到了影响。短期内,生产延误成为常态,长久来看,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则急剧上升。随着贸易战的推进,谁都不愿意在这场博弈中失败,而中国的资源牌打得稳、准、狠。
深入分析戈维尼的报告,我们大家可以发现,美国对中国矿产的依赖并非表面文章,而是深深嵌入了美国军工生态的核心。例如,80,000多个零件,遍布在1,900个武器系统中,从子弹芯到战斗机引擎,不能离开镓、锑等关键矿产。
其中,导弹防御领域依赖中国的资源最多,占比为11.1%;而核领域,尽管看起来不那么直接与军事冲突相关,但也有7.8%的关键资源来自中国。太空和地面作战领域的依赖程度在9%左右,而C4I指挥系统的依赖度更是达到了10.1%。这些数字不容忽视,戈维尼通过其Ark.ai平台,结合国防采购数据库和全球贸易流的交叉验证,得出了这些结论,毫无疑问。
这种状况就像你家厨房缺了基本的调料,做饭都成问题。美国军工领域的“调料柜”里,中国供应的矿产占据了主要地位。南华早报也曾报道过,中国控制了五种关键矿产元素的全球供应,直接影响到80,000个美国武器零件的生产。而《国防一号》杂志也指出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五角大楼78%的武器系统都可能受阻,影响区域从弹药到卫星传感器。
经济时报也补充道,戈维尼的报告表明,这些关键矿产的管制意味着,生产线一旦中断,军事力量的投射能力也会受到限制。假设台海或南海发生冲突,美国的航母群电子战系统假如慢慢的出现问题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这不是科幻情节,报告中强调,中国是美国最大单一的供应来源国,远超于所有盟友和中立国。
更令人痛心的是,这种依赖是逐步积累起来的。近年来,美国推动了所谓的“友岸外包”政策,但军工领域的进展依然缓慢。戈维尼的报告说明,到了2024年,中国供应商在九大国防领域中的市场占有率不仅没下降,反而有所上升。导弹弹药领域的依赖度为9.7%,海事领域为8.2%,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领域。
为何美国没有及时觉醒?原因主要在于,中国的矿产价格低且稳定,然而随着管制措施的紧缩,价格暴涨,供应链的重构也因此就需要耗费大量资金。CSIS的分析指出,从2023到2025,中国的管制措施逐步推进,让美国措手不及。镓和锗的禁令让半导体供应链动荡不安,钨和碲的禁令影响了合金钢生产,锑的管制则让弹药生产面临危机。
全球来看,中国控制着94%的镓、83%的锗和56%的锑,这一市场垄断并非一朝一夕形成。美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曾经忽视了这一点,现在后果显现,军工企业不得不重新盘点库存,寻找替代资源,但替代品稀缺且价格昂贵,寻找替代的周期也十分漫长。
对于企业来说,管制措施带来了真正的痛苦。例如,新罕布什尔州的ePropelled公司专注于无人机推进系统,稀土磁铁是核心部件,而它们原本依赖中国供应商的稳定供货。然而,2024年管制一落地,若没提供最终用途协议,货物就会停滞。该公司只能转向其他几个国家,但这些国家的供应商上游仍然依赖中国,导致交货周期大幅延长,订单积压,客户不满。
Views: